手绘动画还时兴吗?

手绘动画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尽管迪斯尼宣布未来两年不再出品手绘的动画影片,但只拿这则消息就说手绘动画“已死”似乎又有些危言耸听。

迪斯尼首席执行官艾格尔(Bob Iger)确实这么说了。自1995年首推电脑合成形象的《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后,手绘动画似乎要被主流的动画制作方“擦抹掉了”。

难道1937年让手绘动画《白雪公主》爆红后,现在已逐渐风光不再?

迪斯尼的有一举动或许让人松一口气。它出品、并夺取奥斯卡大奖的动画短片《纸人》(Paperman)就是电脑与手绘动画合作的精品。

业界评论人康纳利(Brendon Connelly)说:“虽然这部动画影片不全是手绘的,但手绘的动画部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他指出,这种动画制作方式是“一次创新”。

“你用啥牌子的笔”

康纳利的观点代表相当一部分业界的想法。他们认为,手绘动画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康纳利说:“如果你要是给动画家一支笔和一张纸,去画出一个形象的话,他们着手的方式和在电脑前通过模块方式捕捉形象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慈善机构“动画项目”(Animate Projects)的负责人托马斯(Gary Thomas)说:“如果一部动画影片用的全都是电脑动画的话,那传统动画入手方式和如何创建形象就全部被颠覆了。”

迪斯尼负责动画业务的拉萨特(John Lasseter)曾说:“现在创建动画形象的工具不胜枚举,它们的作用与笔和纸无异。”

他说:“任何人都不会跑到传统动画家面前说,你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笔啊,我也去买一盒。任何创造动画形象的工具就是工具,没有动画师的想象,这些都派不上用场。”

他表示:“并不是因为迪斯尼不用手绘动画,别人也就必须放弃手绘动画。但是我们所做的,有可能在商业层面上改写规则。”

他认为,电脑动画和手绘并不矛盾。他说:“任何动画片的第一步,都是要画出一个形象。如果你没法用笔画出来的话,就算是给你台电脑,你也弄不出来。毕竟,这还是画画。”

他说:“电脑如何让动画形象动起来,还是要听动画师的,这应该还是画画的延伸。”

“动画无处不在”

动画公司耐克萨斯(Nexus)创始人之一的奥雷利(Chris O’Reilly)说:“现在的动画创作,在同时向各个方向发展。”

他说:“虽然现在数码动画让形象更逼真、更像真人,但二维动画和单格拍摄的动画依然在动画领域有强劲势头。”

他预计,在1937年《白雪公主》掀起第一轮“动画浪潮”、而《玩具总动员》制造出动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后,“第三轮革命可能就是我们身边”。

他说:“人们都认为《玩具总动员》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从那以后,三维动画制作开始大批量生产。”

“动画项目”负责人托马斯指出,现在“动画无处不在”。

他说:“观众在007最新影片《天幕降临》里看到动画被大量使用。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动画家在为真人演的电影制作动画,反倒现在的很多电影看起来更像动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