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是非洲东西部一个内陆国家,男子Byson Kaula在南部的一个小村子里长大,
他后来外出打工来到南非约翰内斯堡,从事天然气行业,赚到第一桶金,
之后带着钱回到家乡,买了块地,还雇了五名工人种植水果、小麦、玉米和木薯,
和妻子、6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安稳平静。
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Byson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事,
一位邻居看他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很是眼红,出于嫉妒打伤了他家一位工人,
工人受伤后行动不便,没人帮忙无法自己走路,于是好心的Byson搀扶着工人送他去厕所,
赶上那天下大雨地上很滑,工人和Byson不小心滑倒了,
这下子工人的伤更重了,被送往医院后竟不治身亡,Byson作为责任人被逮捕,
在无良邻居的作证下,Byson最终因谋杀罪被判强制死刑。
审判时他的母亲Lucy就坐在法庭后排,老人家听不清法官的判决,连忙问周围人,
当她知道儿子被判死刑时感觉天都塌了,“当时眼泪就从我的眼眶里滚下来。”
当Byson被告知“你现在要等着被执行死刑”时,他痛苦地感觉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
因为对于马拉维的死囚犯来说,等待行刑是一件特别折磨人的事,
那时,在马拉维有能力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只有一人,也只有他会操作那台绞刑机器,
他是个南非人,奔走在几个国家之间,负责对当地死囚犯行刑,
隔几个月他就会来马拉维一次,每次他一到,死囚犯们就知道他们中一些人的死期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Byson的死期终于到了,
这天狱警来通知他,今天行刑的死囚名单上有21个人,他的名字排在最后,
当天下午一点,他就要跟这个世界告别了,现在他应该开始祈祷。
在这种煎熬般的等待中,时间到了下午一点,一点半,两点,两点半,三点…
Byson提心吊胆,可直到三点还没人来带他去行刑,此时只剩他和另两名死囚犯。
原来,刽子手当天已经执行了18次死刑,处死了名单上的18名死囚犯,
独自工作多半天后他早就累坏了,没力气继续工作,正准备提前下班,
Byson听到他对狱警说:“死囚犯人数太多了,我下个月再来,这三个人就留到下次吧。”
就这样,Byson鬼使神差般躲过了一次行刑。
更神奇的是,这不是Byson唯一一次死里逃生,
接下来他又经历了两次类似的情况,
都是已经列出准备执行死刑的死囚名单,他都在名单上,
但刽子手最后都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没能完成全部行刑工作,
尤其是第三次,最后剩下的只有Byson一人,只有他侥幸活了下来。
某种程度上说,Byson是一位运气特别好的幸运儿,
但三次等待行刑、最后被剩下的经历让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内心的煎熬带来很大伤害,
他曾两次试图自杀,就想从这种煎熬中解脱出来。
其实让Byson备受煎熬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马拉维当时在强制死刑这件事上的态度,
自1992年开始,马拉维在废除强制死刑方面开始改革,执行死刑的人数逐渐减少,
有记录表明,1992年9月26日马拉维最后一次对死囚执行死刑,
很多死囚犯都在“不确定是否将被处死”的等待中惶惶度日。
1994年马拉维建立多党民主制后,虽然还有人被判死刑,但已经没有人被行刑了,
死囚犯要么在牢房里被关一辈子,要么获得减刑或无罪释放,
Byson从死囚监狱搬到松巴中央监狱,他积极参与监狱中的教育活动,从学生变为教师,
他认为自己的下半生都将在监狱中度过了。
然而在2007年,马拉维发生了一起改变历史的案件,这件事也成为Byson生命中另一个转折点。
一位瘾君子杀害了他的继子,按当时的法律他仍会被判死刑,
但他辩解称杀人时他处于精神紊乱状态,
如果法庭不考虑他的精神状态坚持判他死刑的话,就违背了公平审判原则,也违背了“保护当事人免受不人道及有辱人格的待遇”的权利,
这两项权利都明确受到马拉维宪法保护,最后法庭认同了被告提出的辩护。
这项判决意味着一件重要的事,
之前所有被判死刑的案件中,死囚的犯罪行为各不相同、有轻有重,
其中有些量刑还需斟酌,因此所有同类案件都将被重审。
此后,170名死囚获得案件重审的资格,其中139名被无罪释放,
根据法律公益机构Reprieve的统计,他们中很多人都有精神问题或智力残疾,
170人中有一半以上的犯人根本没有法庭记录,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被关进监狱的。
Byson也在此时获得了案件重审的机会,
起初律师告知他这个消息时,Byson是拒绝的,因为从被判死刑到等待行刑、再到三次侥幸躲过一劫,
这个痛苦的过程他经历过一次,绝对不想再经历一次,他对重审根本不抱希望。
后来当他被带上法庭,法官了解过整个案情,意识到他当年的冤情,
最终表示他被无罪释放,Byson都惊呆了,
“警卫说我可以离开被告席了,可我根本无法站立,整个人都在发抖,全身虚脱,”
“就好像经历了一场梦,我都不敢相信法官刚刚说的话。”
感到惊喜的不只Byson一个人,
在他被关押的这些年,最惦念他的就是母亲,
老人家辛辛苦苦种棉花赚钱,每年都会尽量攒些钱,去巴松监狱看望儿子,也给儿子一些钱改善生活。
2015年,有人通知Byson的家人他将释放的消息,
小儿子接到喜讯马上打电话给妈妈,她花了一点儿时间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我就像一只小羊羔一样又蹦又跳,我心里太高兴了 !”
在经历23年的监禁之后,Byson终于走出了监狱,
他已经63岁了,是被关押时间最长的人,
他先被送去一处中转站,在那里学习新的生存技能,以便应对长期不接触社会、与社会脱节的情况,
然后就被送回家,在23年的监禁生活后重获新生。
Byson回家了,可家里早已物是人非,
在他漫长的服刑过程中,曾经种满庄稼的地里长满杂草,
妻子已经离开了人世,六个孩子早已长大成人,从家里搬出去独立生活,
家里冷冷清清,只剩80多岁的老母亲苦苦等他回家,
“我在监狱里最挂念的人就是妈妈,”Byson说,“我是长子,我会为她竭尽所能。”
“现在我回来了,我不会再让她去种田或辛苦工作,这是我该做的事。”
Byson买了些砖,准备为家里盖一座新房,
周末,他会作为志愿者回到中转站,帮助那些和他有相似经历的前死囚犯。
一场冤屈的审判,23年的监禁,3次因刽子手工作太累躲过行刑,
Byson的一生既不幸也幸运,
希望他未来的生活一切平安,将那些丢失的时间“补”回来…
ref:
https://www.bbc.com/news/stories-47307275
https://www.deathpenaltyworldwide.org/country-search-post.cfm?country=Mala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