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稀有的鱼:存在了5万年的进化奇迹,熬过了沧海桑田,适应了严寒和酷热,却差点被一个裸泳醉汉害到灭绝…

人们常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带也就成了最考验生命的地方。能在沙漠中存活的,似乎都是毒蛇毒虫之类的一些“狠角色。
 
然而,在美国的沙漠地带里,却生活着一种非常软萌的小动物:
它们身长不超过3厘米,浑身闪闪发光,十分灵动。
它们就是魔鳉(jiāng),一种生活在沙漠里的小鱼,世界上最顽强也是最稀有的小鱼。
在一方小小的水潭里,它们在地球上存活了大约5万年!
它们的故事,像一部充满了意外和苦难的史诗…
 
 
在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有一个很出名的旅游景点,死亡谷国家公园。
这里的气候非常炎热干旱,属于莫哈韦沙漠的一部分,最热的时候曾经达到过56.7摄氏度的高温,创下了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之一。
 
 
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却在一个叫做魔鬼洞的洞穴水潭里,生活着一种非常软萌的小动物:
魔鬼洞鳉鱼,也可以简称为魔鳉。
 
 
在1930年代,科考人员第一次在这里发现这种小鱼时,都感到而非常惊讶:
 
由于极其炎热的天气,这里的水潭水温通常都在32-34摄氏度左右,通常是鱼类能够忍受的水温上限。同时由于地形的遮挡,这里每年大概有2个月是没办法受到充足的阳光直射的,因此水里的含氧量应该很低。在这样严苛的生存条件下,按道理是很难有鱼类生存的。
 
但是,这种身长大概在2.5厘米的小鱼,却似乎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了。
 
 
这种小鱼究竟在这里生存多久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会有一种生物,选择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科学家们努力研究这种小鱼的过去,试图解开它们的生存之谜。越研究,越是觉得这种小鱼的存在,像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这种小鱼成年体型在2.5厘米左右,一般是灰色,但雄性会在交配的季节变成蓝色,在水中闪闪发光,看起来很美。
 
 
虽然造型整体普通了一点,但你它是目前所有野生脊椎动物中,栖息地最小的物种之一:
 
目前这个水潭的水面宽3米,长约20米,就算把过去这些年水位下降等因素考虑进去,有周围的地形条件限制,这种小鱼的生活范围也算很狭窄的了。
 
 
生物学家们将它与形态较近的其他鳉进行对比后,确定它们大概是在5万年到8万年以前,就开始了分化。另一方面,从地质研究的资料来看,内华达州的这个魔鬼洞本身也是在5万到6万年前,随着地质变化出现在莫哈韦沙漠中的。
 
联系这两点,可以推测出这种小鱼的历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种普普通通的小鱼,原本可能是和其他的欧文鳉、异鳉,普普通通地生活在同一个栖息地,属于同一种鱼类。
 
但是在大概5万年前,地质发生了变化,有一群小鱼随着地表下陷,被意外地隔离到了这和个魔鬼洞中,和同伴们分开了。
 
游也游不出去,但也不能放弃生存繁衍。于是,原本普普通通的小鱼们,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难的生存道路。被从天而降的命运逼着不得不顽强!
 
 
 
5万年的时间,沧海变桑田,曾经水系纵横的地带也可以变成酷热干旱的沙漠。
 
但这些小鱼,就一直在这个水潭里生活着,经历了冰河时代的严寒,忍受着如今越来越炎热的气候,在日益缩小的栖息地中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虽然鱼类专家们已经有研究结论证明,当鱼类被迫孤立地进化时,它们会产生一种奇怪的适应性,但这种小鱼到底是怎样进化适应的,细节还有待研究。无论如何,存活至今的这种小鱼已经不仅是一种稀奇的物种,更是见证了世界沧桑变幻的进化的奇迹!
 
或许是为了表示这种小鱼的顽强,人们给它们命名为魔鳉。
 
 
然而,经历了数万年生存艰难模式的魔鳉,却在进入人类时代后,变得岌岌可危。
 
在人们的记录中,在1930年代刚开始发现魔鳉时,水潭里还能观察到数百成千只魔鳉。但是,到了 1960年代,或许受到人们农业灌溉、抽用地下水的影响,魔鳉栖息的水潭水位不断下降,它们的栖息空间也不断缩小。
 
人们在1967年将魔鳉列入了濒危物种保护名单。但还是没能阻止魔鳉数量继续下滑。1976年,美国最高法院颁布法令规定,要消减和限制人们对魔鬼洞附近地带的地下水的抽取,维持魔鬼洞的最小水位,为的就是保护包括魔鳉在内的洞中生物。
 
但到1990年代时,水潭里大概只有500多条魔鳉了。人们除了将魔鬼洞周围用铁丝网围起来,限制游客的参观时间,限制人们对地下水的抽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来保护魔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数量继续变少…
 
到了2013年时,根据科学家们的再次探测,水潭里的魔鳉鱼数量已经下降到只有两位数,非繁衍季节科考人员最少的时候只能观测到35只魔鳉!
 
这种顽强、神奇的小鱼,是真正的危在旦夕了!
 
 
在媒体的传播下,“世界上最稀有的鱼”“沙漠中的鱼”“魔鬼洞中的鱼”等等名头,让魔鳉名声大噪,这种小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种关注原本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却没想到也给它们带来了灾难。
 
2016年4月30日,美国内华达州的3名醉汉,闯进了死亡谷国家公园里,翻越了原本用来隔离魔鬼洞的围墙,朝着守护魔鬼洞的大门门锁开了10枪,强行跑到了魔鬼洞水潭边上。
 
 
无知的他们不知道这个水潭对魔鳉们意味着什么,甚至有一名男子跳到了魔鬼洞水潭里游泳!
 
他在水潭边上乱踩,把藻类和淤泥都混进了水潭中,最后留下了一条脏内裤、3个空的啤酒瓶、呕吐物离开,旁边还留下了一条魔鳉的尸体!
 
要知道,在整体数量已经不足三位数的情况下,每一条魔鳉都承载着无可替代的种族繁衍的希望。
 
况且,每年的4到5月原本就是魔鳉的繁殖季节,这个裸泳男子的行为毁坏了很多鱼卵,让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魔鳉鱼深受重创。
 
 
原本园区里是有警报的,如果有人强行闯入是会立刻通知工作人员的。但园区里不仅只有魔鳉需要被保护,还有一些鸟类经常不小心触发警报,警报声又会影响这些鸟类的栖息。最后工作人员们不得已才降低了警报的敏感度,只是加强了围栏、电网等。但没想到还是防不住这三个男人。
 
工作人员们在发现了男子们闯入的痕迹后,立刻打电话报警,警方很快查清楚了前因后果,将三名男子都逮捕了。最后他们被判了一年零一天的监禁。
 
 
但是,无论对这三名男性如何惩罚,可能也修复不了他们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了。人们无法预测,这名男子进入水中这样一捣乱,到底会给魔鳉鱼带来多大的伤害。
 
之后的两年里,魔鳉的数量,孩子继续急剧下降….
 
在2018年6月,科学家们再次在魔鳉们繁殖季节后进行观测的时候,水潭里只剩下38条成年魔鳉了…
 
(科研人员下水观测)
 
“仅剩38条”的描述,让人们无比担忧,保护魔鳉的科学家们的工作进入了紧急状态。
没想到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魔鳉的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可谓是绝处逢生!
 
根据美国生物学学家Feuerbacher的介绍,其实在好几年前,为了保护魔鳉,美国野生鱼类管理局建立了一个巨大的魔鬼洞水潭复制品,希望以此来模拟魔鳉的生存环境,对它们进行人工繁衍。
 
但一直到2018年,人工繁殖魔鳉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人们始终找不出来魔鳉在人工环境中繁殖失败的原因。
 
 
但在2018年,“仅剩38只野生魔鳉”的警报拉响后几个月,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清除掉一部分水中原本看起来无害的小甲虫,魔鳉的鱼卵存活数量就会提升。
 
比如,有次科研人员们在3小时内清除了水中将近500只小甲虫,之后就在魔鳉交配附近发现了5个小鱼卵。
 
而在此之前,人们通常一个鱼卵都收集不到!
 
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原本看起来无害、是水潭生态系统一部分的小甲虫,在这个人工复制的魔鬼洞水潭里,可能由于缺乏它们原本生存所需的食物,导致它们开始吃鱼卵,致使魔鳉产下的鱼卵存活率很低。
 
如果能够限制这些小甲虫对鱼卵的食用,魔鳉或许就能被人工繁殖。
 
 
但是,光是要在人工复制的魔鬼洞水潭里清除小甲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是在野外真正的魔鬼洞水潭里了。
 
另外,生态圈一环扣一环,就算真的找到办法清除甲虫,这种做法会不会带来别的连锁负面效果,科学家们也还没有结论。
 
所以,目前保护团队们不敢在贸然地在真正的魔鬼洞水潭里进行甲虫清除工作。只能在人造水潭里,分批次地清除甲虫,来维持魔鳉鱼卵的存活量。
 
尽管没有彻底解决魔鳉的繁衍问题,但这次研究进展还是给保护魔鳉带来了一份希望。人们很高兴地看到,在2018年下半年里,水潭里人工繁殖并放生的魔鳉已经有50只存活了下来,另外还有10-20只魔鳉鱼卵正在实验室里孵化着。
 
2018年秋天,Feuerbacher的团队再次进行统计时,魔鬼洞水潭里的魔鳉数量达到了187只,这是15年来魔鳉数量最多的一次!
 
也许在今年秋季,魔鳉们繁殖季结束后,科学家们会带来一个更有希望的数字。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魔鳉的保护工作,还需要持续很多年。
 
 
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地球某个角落的某个水潭里,这些小鱼是否还活着,与自己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但作为地球生态圈的一部分人类集体,对保护生态环境应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濒临灭绝的魔鳉如果能继续存续繁衍,则意味着人们对物种多样性的珍惜,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珍爱,也意味着我们有能力,为曾经带来的伤害做出弥补。
 
希望这种小鱼能够挺过难关,继续生存,继续见证着世界的自然的沧桑变幻。
 
Ref: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D%94%E9%B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