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忽略了一条Po文,她痛失好闺蜜,为了救赎更多闺蜜一样轻生少年,她独自扛起了在网上守护数问题百少年的重担,这名挪威小姐姐,是孤独的“生命护卫者”

 

 

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一栋房子里,22岁的妹纸Ingebjørg Blindheim又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

她拿着手机不停刷Instagram,查看关注的450多个年轻女孩和男孩的账户。

Blindheim如此废寝忘食地刷社交媒体,不是为了追网红,也不是为了研究美妆,

而是为了密切监控450个敏感的青少年,在第一时间阻止他们自杀!

 

不分昼夜的工作,只为阻止Instagram上众多有自杀倾向的少年轻生,

Blindheim从此有了一个可敬的绰号——“生命护卫者”。

截屏2019-11-06下午3.01.52

Blindheim既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兼职社会工作者,她做这一切完全是义务的,

能把这项工作坚持下来,只因多年来她不断意识到,

对那些处在生死边缘的青少年,自己很可能是最后一个能拉他们一把的人……

 

选择成为“生命护卫者”,源于4年前Blindheim的一场痛失挚友的经历。

2015年,Blindheim和她的好闺蜜一起去心理医生那里做治疗。

一起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同时出院。回家之后,Blindheim感觉自己好多了。

然而闺蜜却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还时不时通过Instagram私信Blindheim说自己想自杀。

那段时间,害怕出事的Blindheim一直陪着闺蜜,形影不离,一段时间之后,闺蜜的状态看起来终于好一点了,不见面的时候,两人照常在Ins上互动。

直到有一天,闺蜜在Ins上Po出了一张铁轨的照片,并@了Blindheim,说希望她能跟自己在一起待着,Blindheim当时因为有事,便匆忙回复了一句说自己会过去。

然而,仅仅几个小时之后,闺蜜就选择了自杀离开人世……

截屏2019-11-06下午3.00.45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Blindheim悲痛到难以自已,同时也无比自责,她责备自己没能及时察觉到闺蜜那条Po文的暗喻:

当一个人有自杀倾向的时候,她在社媒上发出的任何看似无足轻重的信号,都有可能是和世界的诀别……

 

闺蜜的离去让Blindheim追悔莫及,悲痛之后,Blindheim做了一个决定,

找出Instagram上那些有自杀倾向的女孩,密切关注并及时阻止她们轻生!

这是一项无比繁琐又劳心劳力的工作,且没有任何回报,但Blindheim仍然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帮助像逝去闺蜜一样的女孩——

只要能及时阻止更多的女孩(或男孩)轻生,拯救更多鲜活的年轻生命,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此,Blindheim开始在Instagram上找寻那些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女孩),关注他们,

一旦他们的Po文出现轻生迹象时,便及时报告给警察和社会机构。

截屏2019-11-06下午3.00.14

自从成为“生命护卫者”之后,Blindheim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几乎一刻不停地看着手机,刷着Instagram,比任何玩手机成瘾的人都投入。

家人和朋友开始对Blindheim各种抱怨,抱怨她一天到晚抱着手机刷个不停,然而Blindheim心里明白,像她曾经的闺蜜一样,Blindheim如果稍有疏忽,网络上那些活在轻生边缘的年轻人里,就有可能瞬间走上不归之路:

“稍不注意情况就会变糟,毕竟这在以前都是发生过的。”

 

一段时间之后,Blindheim追踪了近450个可疑的私人账户,随着对这个群体的深入,她惊讶地发现,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特点:

账号都需要经过本人同意才能关注,大多数账号的所有者都是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少量是年轻男孩),

这些人不仅在自己的账户上Po出很多非常阴暗消极的图片,语句,还经常彼此关注并分享这些东西….

从450个彼此关注或有各种错综复杂联系的Instagram账户上,Blindheim发现了一个令人揪心的秘密群体——Instagram网络自杀群。

截屏2019-11-06下午3.01.37

这是一个通过相互关注,分享,私信,并建立了一套“潜规则”的秘密世界,这个群体的男孩女孩来自挪威,丹麦,英国,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2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他们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倾向——

分享各种颓废消极的Po文内容,游走在生死边缘。

Blindheim小心地进入这个群体,密切地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她开始意识到,Instagram网络自杀群的青少年,大多都是缺乏应有关注,内心孤独的问题少年:

“我看着他们从能倾听理解自己的人那里获得关注和照料,当我觉得自己和朋友不合群时,也会产生和他们同样的想法。”

 

这个相互关注,抱团的群体,固然能获得一些理解和温暖,然而更多的时候,这些极度消极的孩子们互相分享消极阴暗的感受,传播一些阴暗消极的图片,视频,甚至表情包,都有可能不经意送走一条生命,

这才是Instagram网络自杀群的可怕之处。

在Blindheim看来,Instagram网络自杀群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这个群体会让里面的人变得更糟,群里实际上多数时候是在出主意告诉你怎么自杀,怎么饿死自己,怎么丢掉食物,怎么有病不治……”

截屏2019-11-06下午3.01.06

一开始,Blindheim希望能凭一己之力拯救这些轻生少年们。

她像间谍一样潜伏在自杀群里,小心翼翼寻找那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发现有不好的苗头便报告给警方。

报警的时候,Blindheim极力注意自己的措辞,并始终保持匿名,因为她害怕自己暴露身份,被好不容易潜入的网络自杀群排斥出去。

然而,她悲哀地发现,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孤立无援的“生命护卫者”,她仍然无力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有一次,她发现了一个女孩的账户Po出了有自杀倾向的图片,立刻报告给了警察,警察却回复说:
这女孩之前已经有16次威胁要自杀了,这一次同样不可信。

然而到了第二天,Blindheim便接到了警局的电话,说之前她报警的那个女孩自杀了,

想到这里,Blindheim无比懊恼和无奈:

“我之前报警就告诉过他们仔细查看那个女孩的状况,结果他们还是没当一回事!”

 

尽管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Blindheim依然肩负着一腔孤勇,凭着一己之力去拯救Instagram网络自杀群的青少年们。

这样坚持了两年多,Blindheim孤胆英雄般的行动终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

无独有偶,首都奥斯陆一位记者也注意到了Instagram网络自杀群,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报道,终于引起了挪威官方的瞩目:

2017年,这位记者采访了一位挪威北方自杀的女孩Andrine,意外从她的母亲那里得知Andrine有一个私密的Instagram账户,之前,Andrine的母亲因为太过悲伤不肯去看里面的内容。

截屏2019-11-06下午3.01.23

Andrine的母亲和记者一起打开这个Instagram账户之后,震惊到难以自持,

原来,Andrine的账户里竟然是关于她自杀的直播,里面的内容让记者无比震惊:

“她是这样直播的,把自杀的每一秒都记录了下来……”

Andrine的Instagram里的图片

_109522309_instagramphone

此后,这名记者对Instagram网络自杀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报道,仔细关注和研究了26000多个账号,最终写出了详细的报告。

同样是在2017年,14岁的英国女孩Molly Russell在社交媒体上浏览过一些阴暗颓废的图片后,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新闻再一次震惊了欧洲。

Molly Russell

images

同时,挪威记者的报道也传到了官方机构那里,挪威健康部长Bent Høie读完报道后大为震惊,他直言自己之前从不知道有网络自杀群这样的东西,并承诺尽快出台新的措施,组织网络自杀的蔓延。

就这样,挪威从民间到政府终于开始重视Instagram上的网络自杀问题,并拿出了积极的行动,

这一切,让在卑尔根没日没夜地刷手机,独自战斗的Blindheim有了坚持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今年2月起,Instagram终于出台了预防“网络自杀”的措施和规定:

禁止在平台上发布任何带有自我伤害的图片,并严格限制含自杀主题的视频和图片。

到了今年10月,Instagram更是把“自杀和自残主题禁令”扩大到表情包,手绘涂鸦和动画截图。

独自战斗了4年的“生命护卫者”Blindheim,终于可以卸下身上的重担了,

她的所有工作可以转交给官方的特别机构去执行,她得以腾出精力,去实现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当一名癌症病人护士。

_109522313_inge03corrected

不过,这位在Instagram上拯救轻生少年长达4年的“生命护卫者”,对曾经肩负的使命始终有些放心不下,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她也有自己的担忧:

“删除Instagram账户和封号并不能防止自杀,这些问题少年会转移到别的社交媒体上去,

健康部门更应该做的是找到他们,让他们和家人聊天,和心理医生聊天,而不是依靠社媒上Po文解决心理问题……”

截屏2019-11-06下午3.00.28

 

Ref:
https://www.bbc.com/news/stories-50261937?nsukey=oaGlSsIMViVt5T4vzplvMz8uUcJcQDOKue3oCQsHHJSxSOIjy6PBhGzW4Zkcmptt4c4LXowWO518d7Fj5ZW%2F2xdVzhQSnLS18lYrlyWsBZAJu3b0aIetr%2F4YP7VZBAibrboiBh%2FvNfnhUQiZiNcj6Wztbh3CGWI9rUDuorZ4nSyxBAZNK04%2FwHoKTdPXo0sz7dQjd%2F%2F79V2HNiZ0%2B%2BnLgg%3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