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0岁大爷辰雄,每个月有1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56元)的养老金,平时独自一人生活。
辰雄退休前是一名体育老师,65岁退休时积蓄高达5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32万元),如今却只剩下不到3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9万元)。
短短几年内,他就用掉了大约2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万元)的积蓄。
辰雄生活简朴,这笔大额的支出都是因为35岁女儿京香一波接一波的“撒娇式索取”。

(日本媒体报道截图)
辰雄只有一个女儿,而女儿就住在附近。
女儿京香最初出于好心,不忍心看到父亲沉浸在丧妻之痛中,便提议道:“嘿,别老是把自己关在家里。我去养条狗,我们一起出去散步吧。”
之后,女儿养了只名为“Ruru”的狗狗。
狗狗形影不离跟着辰雄,让他的生活重新有了生气。一人一狗,每天都会一起去散步。
辰雄当时还感叹:“还好有这个贴心的女儿”。
然而,这份温馨很快就变了味。
没过多久,女儿京香拿着信用卡账单上门:“宠物店有一笔费用,爸爸会支付吧?”
辰雄看了看账单,包括宠物用品、高级宠物食品、疫苗在内,总金额超过100万日元(人民币46424元)。
虽然辰雄被这笔巨款吓了一跳,但也感激女儿,答应“就付这一次”。

(狗狗,资料图)
然而,女儿京香之后每月都要求父亲支付狗狗食物和美容的费用。
后来,她甚至要求父亲支付电费:“Ruru需要24小时开空调。”
只要辰雄犹豫不决时,女儿立刻就生气了,甩脸色、不理他。
之后,女儿京香提出的要求越来越过分。
“我需要买一辆车带狗狗出去玩。”
“为了给狗狗更多空间,我想搬到更大的公寓。”
没过多久,辰雄和狗狗一起散步的快乐时光就变得空虚起来。他对自己的退休储蓄感到越来越焦虑。

(遛狗,资料图)
尽管他很痛苦,女儿京香却提出了一个新的需求:“我想辞职,开一家狗狗咖啡馆。希望爸爸能承担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7万元)的启动资金。”
对于一个爱狗却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个鲁莽的计划。
面对女儿变本加厉的要求,辰雄內心的快乐已被不安感取代。
当女儿索取创业资金时,他终于觉得荒谬至极,坚决拒绝,并坦言自己的老本已经所剩无几:“这也太多了。我的退休金都快用完了,你能不能重新考虑一下?等你攒够开咖啡馆的钱再说吧。”
没想到,女儿竟理直气壮地说:“爸爸明明有钱!现在不帮我,还配当爸爸吗?”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辰雄压抑已久的怒火。他反问:“你真的是我的女儿吗?”

(狗狗,资料图)
辰雄开始痛苦地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女儿从小的溺爱和纵容,种下了今日的苦果。
他想起以前总觉得工作忙碌,亏欠了女儿,所以有求必应。
或许正是这种补偿心态,养成了女儿对父亲根深蒂固的依赖,认为“只要张口,父母就会搞定”。
辰雄曾是一名体育老师,一直向学生们强调“独立和责任”的重要性。
然而,他忽视了对女儿的教育:“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好像总是给女儿买她想要的一切,以此来弥补工作太忙而无暇顾及她的遗憾。也许这就是我溺爱她的代价吧。”

(养老金,资料图)
日本专家指出,虽然已成年的女儿“金钱观崩坏”不能完全怪罪到父母身上,但过度保护和金钱教育的缺失,确实是父母的问题。
辰雄现在最迫切要做的,是明确且坚定地划清界限,斩钉截铁表明“不能再资助女儿”,必须让女儿明白老本是自己的“救命钱”,而非“多余的闲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给予一定的关爱,而过分保护则会使其失去独立性。
当父母毫无保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时,他们很容易形成一种“世界为我转动”的思维模式,从而忽视了对他人情感的关心和尊重。
对于父母来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
真正的爱不是替孩子摆平所有的麻烦,而是要让他们有能力自己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