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纪录片场景还原)
话说,很多人对本·阿弗莱克自导自演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逃离德黑兰》应该还有印象:
大本饰演的情报人员,炮制了一个摄制组去伊朗拍异域风情的科幻片的桥段,将藏匿在德黑兰的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工作人员扮成拍电影的演员和剧组人员,最终瞒天过海,成功将这几位被困住的使馆工作人偷带出境……
在解救被困人质方面,历史上各国政府都有不少脑洞大开的操作,
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在秘鲁的解救日本大使馆被困人质的行动,和《逃离德黑兰》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堪称史上最经典的人质解救行动之一。
这一切,让我们从头说起……
1996年12月17日夜里,秘鲁首都利马的日本驻秘鲁大使馆内张灯结彩,
多国军方人员,政府要员,商界名流,媒体记者近600多人齐聚一堂,参加日本大使馆内举办的“明仁天皇诞辰63周年庆典”,大家正有说有笑,无比开心。
嘉宾们所不知道的是,几公里之外,秘鲁著名恐怖组织“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Túpac Amaru Revolutionary Movement,简称MRTA)的领导人Nestor Cerpa,正带着14位年轻人,预备发起一场精心策划的绑架行动,
他们的目标,正是此刻在日本大使馆参加宴会的名流和要员们!
Nestor Cerpa
这14人中,有两名少女是这个团伙中的爆破专家,负责去炸开日本大使馆的门。
趁着夜色的掩护,14名恐怖分子登上了伪装的救护车,直接开到了日本大使馆的后花园,此时,大使馆宴会厅里的人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所有人顿时呆立在原地,惊愕地合不拢嘴,有人已经开始嘀咕:
“难道是汽车炸弹袭击?!”
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外面又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所有人都吓得趴到地下。
随后,14名戴着面罩的恐怖分子破门而入,他们举枪指着所有人,勒令全体不许动。
就这样一眨眼的功夫,600多位客人被劫持当了人质,其中不少是秘鲁政府的高官,包括秘鲁当时的外交部长,农业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反恐警察司令等高层,还包括了时任秘鲁总统藤森的母亲,妹妹和弟弟。
而其他国家的要员方面,除中国、美国、墨西哥等国大使因公事提前十余分钟提早退场外,前来出席宴会的德国、法国、巴西、韩国等18个国家的大使、代办以及多国驻秘鲁的跨国公司代表,全部被挟持为人质!
劫持人质之后,Cerpa首先对人质进行了甄别,使馆的低层工作人员,服务生,清洁工,厨师等都被他悉数释放。
之后,Cerpa命令手下封住使馆大门,接着向全体人质表明了身份,并公开向秘鲁政府传话:
Cerpa宣布,他本人绑架这几百人作为人质,是为了达成一项政治交换条件:
他要用几百名人质交换460名被政府关押的MRTA成员,这其中也包括了Cerpa的妻子。
此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其他政治条件,比如改善关押监狱的条件,停止接受日本援助等等。
如果秘鲁政府不答应他的条件,就杀掉所有人质…..
Cerpa的妻子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各国媒体纷纷以大篇幅报道了这桩恐怖的人质事件,秘鲁政府也在第一时间出动大批军警,对日本大使馆周围进行了严密地封锁。
第二天,12月18日,秘鲁政府委任卫生部长作为政府代表前去与恐怖分子谈判,却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绝,Cerpa坚持要藤森总统亲自出面谈判。
但出于人道考虑,Cerpa在红十字会的斡旋下,同意首先释放了40名妇女和老人(包括了藤森的母亲和妹妹),以此作为交换,红十字会定期向大使馆送生活用品和补给。
又一批释放的人质
随后,总统藤森发表公开声明,严辞拒绝了Cerpa的几项要求并拒绝谈判。
为了表明诚意,接下来的几周里,Cerpa又陆续释放了上百名人质作为主动示好,但仍未得到藤森的正面回复。
1997年1月,眼瞅着看不到藤森总统跟他们谈判的希望,Cerpa宣布留下72名人质,并从此之后不再释放任何一名人质。
就这样,72名人质被安置在了大使馆的大堂里。
由于秘鲁政府先是切断了大使馆的电,之后又断了水源供应,Cerpa一行14名恐怖分子和72名人质都只能依靠红十字会送来的少量饮用水和食物过活,甚至一度没办法上厕所。
而另一方面,总统藤森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Cerpa谈判,他暗地里和情报局长拟定了一个周密的人质解救计划,这个计划具体来说是这样分工的:
由藤森总统在公开场合打太极,时不时释放缓和的信号,稳住Cerpa等人。
时任秘鲁总统藤森
私底下,情报局长秘密下令秘鲁特种部队开展行动,准备挖五条地道通到使馆的正下方,之后采取一系列爆破和突袭行动。
就这样,一场多方配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人质解救就此展开了……
情报局长拟定的其中一条地道,是直接通到一楼大使馆宴会厅的,而这里正是恐怖分子MRTA驻扎在指挥室,同样的大批人质也被安置在这里,
麻烦问题来了:
如果挖通地道,直接在宴会厅下面强力爆破,虽然会将恐怖分子们炸死,也必然会误伤大批人质啊!
其实,情报局之所以敢动用这么冒险的计划,全因为在72名人质里有一个人是自愿留下来的…..
这个人正是情报局长的直接线人,一名代号叫“大海”的秘鲁特工。
说起来有些巧合,人质事件当天,他原本是秘鲁情报部门派去混入日本大使馆的安保兼谍报人员,阴差阳错,“大海”留了下来,成为了解救72名人质的关键。
众多人质里,“大海”显得有些特别,他自始至终手里都拿着一本圣经,没事就对着书本念念有词,以至于恐怖分子一度怀疑他精神有问题。
其实,他手里的《圣经》暗藏玄机,厚厚的书里藏了一个小型发射器,让他能够以微弱的信号跟情报局长取得直接联系。
这个发射器,正是情报人员趁红十字会给使馆人质送食物,水和药品等物资时,偷运进去的。
为了转移恐怖分子的注意力,除了藤森总统时不时出来做做姿态,情报部门也精心安排了一场小规模的“解救行动”。
1997年1月21日,利马警方派出一小队军警突袭被恐怖分子占领的大使馆,在一阵冲锋之后,他们被恐怖分子击退,
取得小胜之后,头子Cerpa颇为得意,在他看来,秘鲁政府对解救人质已经无计可施了。
然而,Cerpa不知道的是,这次行动是一次彻头彻尾佯攻,因为就在警方开火的那天下午,情报部门挖掘隧道的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30多位从安第斯山脉紧急调来的专业煤矿工人,正在快马加鞭不分昼夜地挖地道。
他们轮番上阵,24小时不间断地挖,一天能推进3米。
使用人工挖隧道,声音比较小,就是为了不让恐怖分子察觉。
这还不算,为了掩盖挖掘隧道的声音,情报局长又在使馆外面装了一个大喇叭,定期开始在附近大声播放旋律劲爆广场舞音乐。
一开始,Cerpa和手下都觉得奇怪,然而,随着每天大喇叭的定时播放,音乐逐渐成了日本大使馆区的固定节目,
久而久之,不但附近的人见怪不怪,就连Cerpa等人也被洗脑了,每天到放音乐的点儿,Cerpa还和手下跑到宴会厅跟着舞一曲….
而每天夜幕降临之后,又有一批救护车准时出现在大使馆背后的街道上,这些表面上是救护车,实际是情报部门派出的用来运走隧道里挖出来的土的车……
解救人质的隧道在昼夜不停地推进,藏在人质里当内应的“大海”依然不敢放松,
因为他知道,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前功尽弃。
一转眼,秘鲁政府和恐怖分子已经僵持了2个月了,被长期囚禁的人质中间开始产生了不稳定的情绪,到了晚上有人不睡觉,有人哭泣,还有人偷偷拆下了吉他的琴弦,想用它拼死一搏,勒死恐怖分子……
每到这时候,及时发现苗头的“大海”第一时间站了出来,悄悄安抚大家的情绪,化解了莽撞的冲动。
不光是人质,长期待在狭小的空间内不走动,恐怖分子们的情绪也开始持续低落,为了缓解团伙的压力,
Cerpa决定每天定时组织手下踢足球,
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样一个看似无害的“团建活动”,最终让好几个手下送了命……
一转眼,双方的谈判已经拖了三个月,藤森的代表一直在跟Cerpa周旋打太极,却自始至终没从牢里放一个Cerpa的人出来,
Cerpa越想越气,决定召集手下开会,准备近期做个了断。
而会议的内容,会上的一举一动,同样被“大海”偷偷安装的监听器听了个一清二楚。
事实证明,情况的确已经开始危急了,Cerpa迟迟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他开始动了杀心。
这天,一名女恐怖分子在窗前瞭望,被经过的人质——一位天主教神父看个正着,神父看见女孩转过头时,脸上挂着泪痕,之后她用无助的声音告诉神父:
“他们告诉我,也就是这两三天,就要采取最后的行动了,在这里已经4个月了,他们不打算等了……”
发觉事情不妙的神父,立刻把消息透露给了“大海”,大海听完后不动声色,但私底下,他已经在通知情报局长要尽快行动。
4月中旬,经过4个月的准备,从秘鲁海陆空调来的140名特种兵不但经过了无数次解救演练,更是把人质的面孔熟记于心,确保行动中开枪时不会误伤人质。
情报部分也做了周密的部署,隧道基本挖通了,三条隧道从正门,侧面地下开出,到时候特种部队从这里冲出来,打个出其不意。
第4条隧道直通宴会厅,也就是恐怖分子的指挥室,这隧道下面安装了一个烈性炸药,第一发就能把宴会厅的地面全部炸烂!
还是那个老问题:
宴会厅虽然有恐怖分子,但同时也是Cerpa关押人质的地方,不怕殃及人质吗?
情报部是这么计划的:
炸宴会厅就定在下午三点,这正是恐怖分子们踢足球,定时搞“团建”的时候,在准备开炸前,“大海”偷偷通知其他人,大家以“不想妨碍踢球”为借口都溜去二楼……
然而所有人同时走掉,难免会让人生疑,就在“大海”为这事儿犯愁的时候,Cerpa自己把这个问题替他解决了……
原来,Cerpa最近被藤森的公开发言再次惹恼,藤森突然宣布要和Cerpa谈判,以不流血的方式和平解决人质问题。
被忽悠了多次的Cerpa听完发言开始忐忑不安,这天晚上,他没睡着,却意外听见了挖地道的声音,他瞬间意识到:
自己被藤森套路了!
Cerpa气急败坏,他立刻下令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要杀掉全部人质。
想到宴会厅下面的地道,Cerpa决定把所有人质都安置到二楼去,他的想法是:
特种部队会从1楼宴会厅的地道里跳出来救人质,等他们挖开洞,咱守株待兔,一枪一个!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番阴差阳错的误解,间接帮了情报局一个大忙……
人质被送到二楼,一楼彻底成了Cerpa和队员们的活动场所,Cerpa和手下踢球时一再嘱咐:
盯紧一点,哪天洞被挖开的一刻,你们朝下面玩命开枪就是了……
1997年4月22日这天,“大海”通过《圣经》上的发射器通知情报局:
“下午3:00,Cerpa和恐怖分子们在一楼踢球。下午3点07分,行动开始!”
这一刻,“大海”终于在表露了身份,他叫醒了躺着的秘鲁外交部长,让他和另外几个人去通知其他人质,全都撤到2楼来。
行动前的一颗,“大海”还抓紧时间写好了给家人的遗书,他明白,一旦特种部队的突袭不成功,他很可能成为第一批被杀掉的人质……
“大海”再次发出了“赶紧行动”的指令。
宴会厅下面的隧道里,特种部队开始引爆炸弹,没想到第一次引爆,竟然没有点火成功。
特种部队又拿来备用的蓄电池。这一次,总算引爆成功了!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第一波爆炸成功,宴会厅正在踢球的6名恐怖分子被当场炸死!
但Cerpa却活了下来,他瞬间明白,政府的突袭开始了,他命令所有人冲到2楼,去杀掉所有人质!
千钧一发之际,140名海陆空特警队员从各个方向迅速冲进了大使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特种部队必须抢在恐怖分子前抵达人质那里。
二楼已经有一批特种兵抵达了,Cerpa想冲回二楼,却屡次被火力击退。
杀红了眼的他不顾密集的火力,执意往二楼冲锋,就这样,这位MRTA领导人被一梭子弹打中,死在了通往二楼的楼梯上……
另外的恐怖分子终于冲到了二楼,“大海”拉着外交部长等人四处躲藏,在恐怖分子举枪射击的那一刻,外交部长冲到了阳台上,特种部队得以掩护他撤退,部长腿上中弹,但总算保住了性命。
4月22日下午3点25分,战斗结束,秘鲁特种部队成功攻占日本大使馆,当场击毙所有恐怖分子。
“大海”最终随着人质被特种部队营救了出来。
就这样,这场世界瞩目,72名人质被困126天的人质危机,最终在一场从总统到特工密切配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以不死一人的代价解救全部人质而告终。
这对这场人质事件,当时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报道,一直到十多年之后,才有媒体采访了当事人,慢慢挖掘出背后惊心动魄的真相。
人质解救行动固然精彩,但从根本上防范恐怖主义,才是避免类似人质危机的有效手段,正如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强调的: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不遗余力打击恐怖主义,应是不分国家,不分种族的共同使命。
Re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panese_embassy_hostage_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