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七月 2016
凯特身边最离不开的人,除了家人老公和孩子,大概就是发型师了
话说,凯特王妃自从和威廉王子谈恋爱开始,就晋升成了英国最红的“非网红”,只要是和凯特沾边的东西,英国乃至欧美的妹子们,全都恨不得赶快模仿。
当然这也包括了发型。
和女王不一样,凯特三天两头换发型,每换一次,英国就要全民大讨论一次。。。
你要是去Daily Mail搜关于Kate、Hair这俩关键词,能搜出落落长一大串新闻文章,主题全是:“今天凯特去哪儿哪儿哪儿了(然鹅这不重要),她的发型是这样的,你们感受下”。。。
英国媒体评出来凯特最美的发型,第一名就是人人都熟悉的凯特大波浪,这也是凯特最常示人的发型。
还有马尾辫的发型,英国人表示这样的凯特看起来特别有活力。
还有一般在极正式场合,凯特的盘发,也是获赞多多。
基本上,凯特的发型师就几乎没失过手。就连当初刚生完乔治小王子,发型师也是第一时间被记者拍到,悄悄进入了医院。。。
于是才有了这个美美的“刚生完孩子你看我多容光焕发”的造型~
之所以说凯特的发型师“几乎没失过手”,主要是因为之前凯特生完孩子以后,突发奇想整了个留海。。。
结果被英国媒体和民众疯狂吐槽。。。
可见皇室形象啊,必须要时刻保持完美才行。。。
不过大部分时候凯特的头发,又大气又漂亮,每次都很得体。妹子们想模仿,汉子们则想让自己的妹子模仿,所以网上关于“怎么做凯特发型”的内容,浏览量都超级高。
比如凯特最经典的吹发造型,其实并不难,你在家也可以试试~
所谓万事开头难,把头发完美的吹干才是做后续复杂造型的基础。
凯特用了十年的御用造型师Richard Ward也说,给凯特做发型,最重要的东西,是一台强力高效的吹风机,而且一定要用吹嘴。
但普通吹风机风力可能也比较弱,有些还挺重的举一会儿就手酸,噪音很大很烦躁,哪还有什么心情做造型呀,所以可见,投资一台高质量的吹风机,简直就是所有妹子必须要做的功课。
在发型师们的眼里,一台高质量的吹风机,应该有这么几个要素:1. 气流够猛,而且足够稳定;2. 温度适度,既不会低得低效,又不会高到损伤头发;3. 抓握自如,重量平衡;4. 设计合理,进风口不会吸头发。5. 噪音可以接受。6. 有多个风嘴打造不同造型。
那最符合以上全部要求,堪称吹风机中的战斗机的,还用说么?必然是Dyson今年不久前才刚刚上市的Supersonic吹风机啊!
造型延续了Dyson一贯的超酷炫设计,颜色也美,在英国上市,就收到的英国妹子们的极大追捧。
不光看着好看,Dyson的设计师们,把它各部位的细节都最大了完美。
1. 强劲的数码马达可以快速干发
Dyson这么多年的空气动力学和马达制造的经验,全用在了这个小小的吹风机里。数码马达和气流倍增技术让Supersonic的吹风极其快速和稳定,比一般吹风机的效率高出非常多,气流成倍快速喷射而出,快速吹干。这个小小的如硬币大小的马达,每秒转速可达110,000转,足见其干发速度。传统吹风技术花费15分钟吹干的长发,戴森只需要一半时间就可以做到。
2.至于大家都关心的,因为经常高温吹发和造型导致发质受损的问题,Dyson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最先进的智能温度控制技术。内置玻璃珠热感测器每秒20次检测出风口温度,将数据传输给微处理器调节温度,由此来防止过热损伤。即使风嘴贴着头发造型,也不会因为过高温度或飞温灼伤头发。
3. 专为手持平衡设计,将第九代数码马达颠覆性的安置在了手柄中,让你不会因为久握或高举吹风机,而感到手酸或累。
4. Dyson还贴心地给用戶准备了三个风嘴配件,可根据吹干、造型等不同需求來转变更换。风嘴利用磁吸方式固定到吹风机上,方便转动。风嘴还采用的Heat Shield技术,即使长时间使用,也可以触碰。
有这么个仿佛黑科技一样来自未来的吹风机,想想你能节省多少时间在你的三千烦恼丝上,又能自己在家DIY出多少种好造型,欧美的时尚博主和发型播客们都给出了一致的好评——虽然贵,但是绝对值得。
5. 降噪技术。戴森数码马达高速旋转,产生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这也是这款吹风机被命名为Supersonic的原因。同时包裹马达的减震支架,吸收了一种令人烦躁的音调,所以戴森吹风机不会发出那种烦死人的声音。
当然对于Dyson的东西来说,能实现这么多的功能,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背后的科技和成就这些科技的投入。这个吹风机花了Dyson总共103位工程师们50个月的时间设计,期间用掉了长达1010英里的真头发做测试,还因此一度导致了真发市场的供货短缺,为了测试这个机器,他们还邀请了无数美发师和造型师,提出意见来做修改。
就连一向挑剔的Vogue英国,都说“这是改变整个美发行业的发明”。
当然了,到底Supersonic有多好,光靠说的还不够,你得亲身体验下,才知道Dyson这次在吹风机界,做了多大的革新。
所以Dyson Supersonic这次在中国发售,在北京和上海搞了体验试用分享会,你可以亲自来试试看这个神奇的吹风机。
戴森就在你身边,快来寻找
http://q.dyson.cn/Event.html
英国潮人们已经人手一台了,你呢?想要,就点击阅读原文,预定吧
原文链接:http://wq.jd.com/mshop/salequery?type=1&shopid=1000003263&saleid=QVS28J6mInz0ec7Y
这里是满大街西装男神的Bank和Canary Wharf,你们感受下
话说,整个伦敦的妹子都对Bank 和 Canary Wharf这俩地方, 怀抱一股非同一般的情怀。。。
不是因为这里的高楼大厦钢铁森林,彰显着伦敦现代都市快节奏的一面。
而是因为这里, 有着英国最多的,西!装!男!
雅痞油头,身材笔挺的大长腿!西!装!男!
之前就有可爱的腐国人画了一张伦敦“诚实”地铁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标注了伦敦地铁其实是怎么样的。
别的我不管,我就看到了Bank站的“The Man”以及Moorgate站的Men in Suits!真汉子聚集地啊,女同胞们~
想想《华尔街》和《华尔街之狼》,这里就是英国的华尔街。
说到这些英国金融精英西装男们,个个都是杠杠的质量。
自拍是这样的
至于地铁上,有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以上都出自著名的Tubecrush网站。。。大家都看过的对吧。
上面我们说的那张地铁图,没画到 Canary Wharf,但是没差,More men in suits准是没错的。伦敦金融城,满大街都能看到成堆这样高质量的男子。
他们大都是分分钟掌控上千万交易的金融男,
或者是咨询时薪高达800英镑的律师男们——Chancery Lane的Lawyers依旧在金融城范围内。
难怪Bank和Canary Wharf被公认为英国最高纯度白金级男神圣地,这里的男神们有性感小鲜肉,有魅力帅大叔,更有男人味十足的霸道总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碰不到的!!!
这里同时也是全英国男女比例最失衡的地方,是滴,男性荷尔蒙已经满溢了,所以妹子们赶快抓紧把这些有颜值有大长腿,有穿衣显瘦脱衣(脱衣我也不知道)美好肉体+智慧头脑的优质汉子们装到碗里。
男神们有了,地点也摸索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偶遇,勾搭甚至把男神囊入怀中?
去门口蹲守,地铁站守株待兔,餐厅里期待偶遇?
不不不,咱中国向来有一句古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要套牢这些个英伦白金单身男神赢得战役,就该深入‘敌人’内部。咱们得提升自我,变得更加优秀,成为他们的同学或者是同事,以平等自信的的姿态站在他们身边,还怕搞不定男神?
男神和未来的男神都来自哪里呢?
大部分都来自英国BPP大学,这个被称为会计和律师界的黄埔军校的地方。
建校于1976年,每年英国乃至全世界输送5万名从事商业,会计和法律等专业的学生 。
讲真,大半的男神们,和金融城数量较少的女神们都是校友,成为他们的校友,不仅你有了随时和未来男神女神谈笑风生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男神女神。
BPP大学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 ,简称 ACCA)在英国众高校中,极少数被授予ACCA白金教育级别的大学——代表你会在舒适的环境里收到最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各位财会类大咖的高度支持和帮助。
ACCA是什么?它是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拥有一张ACCA资格,就拿到了会计师职业发展的金钥匙,基本是高入职率+高薪资的保证。拥有ACCA证书的人在国内的普遍年薪都在40万以上,而在英国刚刚入职就是3万镑起的工资,之后平均工资也随随便便超过5万英镑,远远甩开其它专业几条街 。
和一般的几个证一样,ACCA当然是要找个特别好的学校学习才能保证通过率,所以ACCA在2007年推出了认可培训机构(Approved Learning Partners-Student Tuition)的项目,只有达到一系列高标准要求的教学机构,才能获得这个认证,成为ACCA名校。所以没有这个认证的学校,还是小心为上,搞不好连签证的Sponsor都拿不到哦!
即使是被认证也不是一视同仁的,根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通过率等等,这些认证学校又被分为黄金级和铂金级——当然铂金更好,属于优中选优,同样这些学校的申请都会比较严格,而考试成绩也会出类拔萃,更受雇主的青睐。
BPP就是英国少有的几家ACCA铂金级教学机构,他们不但编写 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的通用教材,还一直能保持高达96%的ACCA通过率! 所以被称为英国ACCA排名第一的大学可不是吹的。
其实除了财会金融,他们的法学院也是real牛,直接为超过80%的英国上市公司公司做见习律师专业培训。所以讲来讲去,英国2/3的会计是他们家的,80%上市公司的律师也是他们教出来的,搞了半天其实都是自己人啦!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打拼,校友和同学有多重要,这根本不用我说了吧。
除了无懈可击的通过率以外,BPP大学还热衷学生的未来发展, 所以在课程里增加职业发展与实践模块(PDP)--- 旨在发展学生职场技能,增强入职储备,从而更受雇主青睐。学生们在学习中就能获得职场体验---包括有酬或实践工作、短期实习、参与专业项目、顾问项目或志愿者工作。
BPP大学是中英两国政府学位互认框架协议所包含的高校,本科及研究生学位课程均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大学在伦敦,伯明翰,布里斯托,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阿宾顿(近牛津)均设有教学中心。法学院与商学院更是位于伦敦的法律及商业金融区中心,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全方位接触英国顶级商业与法律企业。
去到这样靠谱的大学,不但能收获大半个英国精英人士校友,获得一张金光灿灿的证书,还能获得踏入伦敦金融城,Bank和Canary Wharf这种高纯度白金级男神圣地的大好机会。感觉自己马上要:
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一边凶狠吐槽着自己的日常,一边给生活幸福感打高分,也就英国人做得出来了
话说,我们听过好多故事,讲某某人抛下了手里的工作和事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过得恣意潇洒,从此过上了人人羡艳、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
然鹅,他们要么早已经是有钱人,要么就是有钱人的家眷。。。
所以可见,鸡汤啥的,偶尔喝喝补充下营养就算了,喝多了要出事的。
央视调查过“你幸福吗”这个事儿,被吐槽得不要不要的。。。
其实英国人也一样做过这种调查,还是卡梅伦在英国经济衰退时期做的,结果证明,76%的普通英国人都给自己的生活幸福感打了7分以上——满分10分。
这其实很不可思议的!因为我总是听到周围英国的上班族朋友们,跟我吐槽他们的日常。
看他们这日常的状态,根本就和中国没啥不同好吗!
“每天早上都要花好大的力气,硬生生地把起床气,憋回去。”
“每天早上从起床到出门的时间严格精准,就为了能多睡一会是一会。”
“上班以后过生日是最无聊的,因为每天办公室都有一个人过生日,都是一样的生日蛋糕,自己的生日和别人的有什么区别?”
“我已经养成了在上班时间撇大条的习惯,20分钟不扣工资的旷工时间啊!”
“连我同事的撇大条时间我都已经记住了呢。。。”
“还有,9点到9点20,这坑位被我承包了,你们谁都不许抢!”
“打字太大声者,画圈圈诅咒之!”
“偷吃我午餐者,画圈圈诅咒之!”
“拿走我办公用品不还者,画圈圈诅咒之!”
“生病还来上班传染我者,画圈圈诅咒之!”
“每次在电梯里,有人在外面叫我帮忙留门,我都会悄悄地按下关门键。。。”
“因为和同事在一起的电梯时间,简直是这世界上最尴尬的几分钟。。。”
“每次我自己在办公桌上吃饭,都觉得实在是太凄凉了。”
“机智地学会了很多同义词,比如用‘OK, great’代替‘F*ck you’.”
“学会了一门新口音,名字叫做‘工作专用超正式’口音。”
“想不对咖啡因成瘾?呵呵,你在开玩笑对吧?”
“办公室只有两拨儿人。。。一拨觉得太NM冷,同时另一拨觉得太TM热。”
“即使我同事就坐在我旁边,我宁愿发邮件也不要和他对话。。。”
这状态,和我们有任何差别吗?!我们同样每天会在朋友圈、微博,看到周围亲朋们,对枯燥工作的无限吐槽。就这群英国人,凭啥幸福感就爆棚了?
然而翻翻英国人这群上班族的IG,你就会发现,对于他们来说,真实的生活,从来都在工作之外。
周末在公园里的惬意
或者叫上朋友一起BBQ的欢乐
可以在音乐节上和陌生人一起疯得不行
也可以与三五好友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更可以和爱人一起在海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甚至只是漫无目的地向一个方向驾驶,感受沿途的美好
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好好工作,目的从来不是"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他们努力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发现和探索精神一直都在英国人骨血里.
珠穆朗玛峰的英文是Mount Everest,就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的探险家乔治·埃佛勒斯;第一次被记录进入南极圈的库克船长是英国人;第一次从英国开车到亚洲打开英亚自驾线路的也是一群英国学生,打造出世界上越野车传奇路虎的,也是英国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是在目的地,而是沿途美好的风景。
人生也是一样。
我想这大概才是英国人,总能在枯燥生活的微末处,找到意外的美好,即使面临着同样的生活和职场压力,依旧可以拥有满满幸福感的原因。
不要让你对生活的创造力、激情和探险精神逐渐被消磨,发现和庆祝工作之外的精彩,你需要一辆完美继承了英国人探险血统的路虎发现神行。
时尚均衡的设计,剧院式座舱设计,独一无二的操作感,让你发现驾驶的快感。
发现空间:超大7座空间,随意变身移动大床房,让你可以把家人、朋友、宠物,统统一起带上路。
发现星空、蓝天,全景超大天窗,让你发现路上最好的风景,可能只需要一个仰头。
发现更多美好,秉承路虎的顶尖科技,公路、越野全地形适应,让你一车行天下,拥有无限可能。
把结束工作的那一刻,变成庆祝发现时刻的开始。
献给所有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