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永远也忘不了去年的6月3日,那天本应是他小女儿的出生日,却变成了两位家庭成员的忌日……
(Jennifer Cahill和丈夫Rob)
Rob和妻子Jennifer于2018年步入婚姻,夫妻俩感情非常好,三年后迎来了大儿子Rudy,紧接着2023年又怀上了二胎。全家人都很期待新成员的到来,可在选择分娩地点时,却产生了些苦恼……
Jennifer的第一胎是在医院生的,当时正赶着疫情,医院有诸多限制,没有专门的助产士跟她对接,医护人员频繁更换,导致她觉得医院好像不太靠谱,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照顾。
后来生产时又发生意外,由于Rudy体型较大,她经历了产后大出血,失血超过800毫升,再加上她体内携带B链球菌群,通过母婴传播进入了Rudy体内,又导致Ruby感染、出现败血症,总之都是些不好的回忆……
(Jennifer和大儿子Rudy)
但考虑到她第一次生产时出现了并发症,出于安全着想,北曼彻斯特综合医院(North Manchester General Hospital)的医生在为她制定二胎计划时,依然建议她到医院分娩,并计划到时为她进行药物输液,以降低出血风险。
可最终Jennifer拒绝了这些提议,之前的经历已经让她对医院产生了焦虑,决定二胎就在自己家生,到时请助产士来家里提供协助。在她看来,这样生产环境更加平静,自己也能得到更妥善的照顾,对减轻她和宝宝的压力都有帮助。
(Jennifer Cahill和丈夫Rob)
于是6月3日当天,在丈夫Rob和两名助产士的陪同下,Jennifer开始在家分娩。
她已经精心计划好了每个步骤,起初确实还算顺利,但随着宫缩加剧,装着麻醉药的气瓶和输气管出现故障,她很快变得精疲力竭、信心崩溃。
终于在早上6点45分,她生下了女儿Agnes Lily,可女儿不知为何毫无反应,助产士为她进行了心肺复苏也没有好转,Rob只好叫来救护车,紧急带女儿去医院抢救。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女儿还没治好,只能靠各种仪器维持呼吸,那边,Rob又得知Jennifer也出现了并发症,而且情况危急,已经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就这样,三口人在医院汇合了。
事后回忆起那几天的遭遇,Rob忍不住泪崩,原来Jennifer隔天就不治身亡,还没来得及跟家人告别,也没拥抱过刚出生的女儿。那一刻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也彻底崩塌,妻子一直是他内心的依靠,他无法接受爱人离去。
Jennifer的母亲更是泣不成声:“与自己的孩子告别,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事。直到今天,那一幕仍萦绕在我心头。”
(夫妻俩和儿子的合照)
但这还不是最残忍的,又过了三天,刚出生的小女儿Agnes也离世了……
在她生命即将结束时,Rob抱着她,把她介绍给家人,为她讲述了她母亲的故事,并告诉她母亲和哥哥有多爱她,然后和家人一起为她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生日派对,与她做最后的告别。
短短四天内,Rob和儿子Rudy失去了两位至亲,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Jennifer Cahill)
事后在调查此事的详细经过时,负责运营北曼彻斯特综合医院的基金会信托机构称,Jennifer此次居家分娩“超出了官方指导范围”且“违背了医疗建议”,并表示医生曾明确告知她,在医院分娩会更安全、更合适。
可Rob表示,Jennifer的整个孕期中,从未被告知她的分娩计划是“超出指导范围”的,并指出,之前并没有人向他们充分说明过居家分娩的风险,否则Jennifer可能会重新考虑。
包括助产士也没有跟他们明确指出过,选择在家分娩是“违背医疗建议”的。其中一位跟Jennifer接触最多的助产士Caroline Nixon后来表示,这是因为她们在接受培训时就被告知,必须尊重女性的选择,且类似的直接表述应该由医生告知,助产士则应避免使用。
感觉整个环节上的每个人都没能尽到应有的责任,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目前,Jennifer和女儿Agnes的具体死因尚未公布,调查也还在继续,不知道后续Rob是否会向相关人士追责。
(北曼彻斯特综合医院)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们都为Rob一家人感到遗憾,也希望借此提醒其他孕妇,分娩时务必听从医生建议:
“分娩本身就存在风险,尤其在家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都没时间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我知道,即使在医院也会有婴儿和母亲不幸离世,但至少在那,他们有更好的机会获得及时而紧急的医疗救治。我为这个可怜的男人和他的儿子感到难过。愿这位母亲和她美丽的女儿安息,她们正相聚于另一个世界。“
(来自dailymail评论区)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女性要冒险在家分娩?医院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你。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在太多了,我真觉得不值得拿命去冒险。真的太悲惨了,母女二人都失去了生命。”
(来自dailymail评论区)
任何关乎性命的问题上,再谨慎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