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的,很聊得来。
瑞秋说:“他跟别人不一样。从一开始,他就问了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这让人感觉很新鲜。”
比如俩人刚认识时,瑞秋收到了他的消息:“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依恋风格的书,它帮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以及我应该寻找怎样的伴侣。你有考虑过自己的依恋风格嘛?”
“感觉他是真的很想深入了解我,这问题可比‘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好多了。”
瑞秋喜欢上了和他聊天。他们的话题五花八门,从荒诞不羁的表情包,到感人肺腑的童年创伤……他们经常聊到半夜,有时候瑞秋连觉都舍不得睡。
(示意图)
可当瑞秋在酒吧里看到那位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却又异常冷漠的男人之后,她开始觉得陌生了。
她期待和男人进行一番如网上那样机智敏捷、妙趣横生的交流,可男人只是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磕磕绊绊地回应着,还时不时地看一眼手机。
“我感觉自己坐在一个陌生人旁边,”瑞秋说。“我试着像在网上一样聊天,但他好像对我一无所知,我开始怀疑他用了人工智能。”
第一次约会不是很愉快,但万一他只是紧张呢?瑞秋想着。可当第二次约会,真实的他和网上的他之间的差距依然没有缩小时,瑞秋立刻取消了约会。
“我已经至少被ChatGPT骗上床一次了,我不想再发生这种事了。”
(示意图)
ChatGPT目前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给人类提供很大的帮助。
它可以从话里捕捉关键信息和主题,将其编织成笑话、赞美或者呼应。比如去了巴厘岛后,没文化的人只能说出“真好啊”、“好看”,ChatGPT则可以把对巴厘岛的热爱转化为一句俏皮的,关于椰子鸡尾酒的台词,不但更有文化,也能显得他在聊天时“更用心”。
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好文章,所以适当求助ChatGPT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但有一些人走向了极端,他们将与网友的所有对话都外包给了ChatGPT,让对面以为自己找到了能敞开心扉的灵魂伴侣,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跟AI谈了一场恋爱。
瑞秋说,她最糟糕的一次经历是和一个帅哥的配对。
“这么说有点以貌取人,但当时我确实以为他金玉其外,没有内涵。”结果当他们在网上畅聊时,瑞秋惊喜地发现两个人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我以为我找到了完美男人。有一次,我说我特别喜欢散步,他说:‘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有令人惊叹的薰衣草田,我要带你去那。’
你知道吗,我以前约会的人在我生日那天连张贺卡都懒得送,这个男人居然主动提出要带我去薰衣草田?我觉得他真的在用心听我说话。”
之后两个人就约会了。
网上密集的交流让两个人都兴致勃勃,他们喝得酩酊大醉,睡在一起,瑞秋完全陶醉其中。
可约会之后他就变了。妙语连珠的句子,他们共同喜欢的书籍,他们约定要去的地方都没有了,只有长时间的沉默和简洁的单字回复。
她把聊天记录拿给一位朋友看,朋友告诉她,他说话有股AI味。
“也许是我太天真,但当你寻找爱情时,突然出现一个说着恰如其分的话,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你不会想‘他一定是个AI’,你会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白马王子。”
“结果他们都是骗子!”
(示意图)
对于瑞秋的指控,很多ChatGPT的用户是不同意的。
在38岁的伦敦人尼克看来,ChatGPT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他说:“如果我使用约会应用的话,我会希望从一开始就开启一段有意义的对话,好吸引住对方,但我也不想在上面花太多时间。
同样的,我希望对话有意义,但我也不想把气氛搞得沉重和情绪化,这其中的平衡很微妙。”
ChatGPT恰好能帮他把握住这条微妙的平衡线——展现足够的魅力,同时又不投入时间和情感。不然聊几句话对面就把你拉黑,你的付出就浪费了……
尼克承认:“ChatGPT可能会生成一些我不会说的话,或者不是100%代表我想法的话,但我还是会照它的说。从这方面来说,它可能确实影响了别人对我的看法。
但我不认为这是不诚实。在约会应用上,这就是我自己——一个更会聊天的自己。
约会应用让每个人都处于劣势——你要和几百个人竞争关注,而大多数聊天在两三条消息之后就结束了,如果ChatGPT能让我脱颖而出,我为什么不用它呢?”
(示意图)
还有用户表示,自己用ChatGPT也是不得已。
33岁的弗朗西斯卡说,ChatGPT能帮她进入一个可以与别人深入交流的世界,这是她原本无法驾驭的。
“作为一名自闭症女性,在这个只能通过约会应用结识新朋友的时代,我经历了巨大的挣扎。我发现我理解不了别人的语气和‘规则’,所以ChatGPT真的很有用。”
在跟别人聊天时,她会把个人资料粘贴到ChatGPT里,然后命令它:“根据你对我的了解,给我提供一些备选答案。”机器人就会回复:“基于对你的创造力、自我意识、情商的了解,我建议你从以下回答中选择一个……”
弗朗西斯卡说,她没有完全照搬,只是在找启发而已。
ChatGPT就像她本人的延申,它只是帮她找到简洁、有趣的语言,以适合跟别人约会。
“它又没有给我写一个新的人格。”
某一次,弗朗西斯卡匹配到了一位难以捉摸的男士。
“我们聊得很好,但见面后,他既不轻浮也不主动,第一次约会时也没有试图吻我。我当时想,他要么是没那么喜欢我,要么只是想尊重我。”
她截取了两个人最后几次聊天的记录和约会过程发给了ChatGPT,请它帮忙解读两个人之间的氛围。ChatGPT回复道,那个男人只是很尊重弗朗西斯卡,并不是不感兴趣,并建议她进行轻松随意的后续交流。
她按ChatGPT的建议发了条消息,他很快就热情回复,并安排了第二次约会。
这下弗朗西斯卡服了,之后她每发一条消息都要跟ChatGPT确认一下,她每次都要五个版本,然后选出最像她的那个。
第三次约会后,网上的弗朗西斯卡已经不跟男人说话了,所有交流都由AI完成,基本上那个男人就是在跟ChatGPT约会。
弗朗西斯卡说,他们两个面对面约会时总是缺少火花,她也知道是自己做得太过火了,但那时候她已经陷得太深,已经不知道怎么靠自己跟人交流了。
后来他们又约会了一次,但弗朗西斯卡最后还是选择了分手。
她说她不想每次互动后都让AI分析他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了,而且她90%的回复都是ChatGPT编的。
“我们还没真正了解彼此——他基本上是在跟人工智能约会。”
(示意图)
像这种“以ChatGPT来弥补自己缺陷”的用户其实不少,相对于“骗人”,他们觉得自己只是无奈之举。
来自莱斯特的贾米尔承认自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ChatGPT用户,但他辩解说,人工智能只是他解读“现代约会密码”的一种方法。
“比如人家问我,‘我的依恋风格是什么?’
几乎每个在网上交友的女孩都会说一些这种‘爱情语言’,在我看来这都是扯淡,但如果你回答不上来,她们就会觉得,‘哦,你这个人有问题。’”
所以他才决定求助于ChatGPT,他说这就是个速成教程而已。
当时贾米尔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她在聊天中告诉贾米尔,自己是“回避型依恋”,贾米尔听不懂。
“于是我问ChatGPT‘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意思,ChatGPT解释了一下,然后问我:‘需要我帮你写个回复吗?’我答应了。因为我觉得我实在写不来,而且我那天真的很忙。我觉得她身材不错,我不想就这么放弃。”
ChatGPT替他写的回复是,“我觉得我的类型是‘粘人又性感’,咱们挺互补的”。
事实证明这回答很有效。“她发了好几个骷髅表情,意思是她快笑死了。我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得晚点再给她发消息,她问我要不要见面——当时我就觉得,‘哇,这招真管用!’”
但一段时间后,贾米尔良心不安了。
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复制粘贴信息,让ChatGPT来跟女孩对话。这时女孩谈起了她的丧亲之痛,ChatGPT平静地处理了她的悲伤,并表达出同理心,让贾米尔显得成熟又温暖。
“它说:‘我很遗憾你经历了这一切,这一定很难——谢谢你信任我。’”贾米尔回忆道。后来他在现实中跟女孩见面时,她说他的信息给了她很大的支持。
“我感觉有点难过,那是我唯一一次觉得我有点不诚实。我没告诉她我用了ChatGPT,但之后我试着亲自给她发消息。”
(示意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ChatGPT的“妙用”,约会软件上的骗子更多了,人们的防备心也越来越强了。贾米尔说如今自己被识破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有时候即使他没用ChatGPT,也有人说他的话看起来像AI。
事实上,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帮到很多人,当然,这也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和使用它的目的。
对很多人来说,AI应该只作为一种增强功能,让人更容易与他人取得联系——它只负责把你介绍给潜在的匹配对象,剩下的还得自己来。只有亲自去尝试,才能了解两个人是否合得来,没有算法能替我们完成这一步。
至于用AI聊天算不算说谎,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年人,绝大多数人其实都能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越过了那条界限。只能说完全歪曲事实就是在撒谎,而谎言是换不来真情的。
(示意图)
当然了,人工智能也不是百试百灵的。
32岁的里奇说,他用了ChatGPT也没成功。某个周五的晚上,他在酒吧遇到了一位女士,并交换了社交媒体账号。
回家后,里奇问ChatGPT该怎么做,ChatGPT认为,在周一上午发送第一条信息比较合适,信息内容要轻松、热情且低风险,这样看起来像是真诚的感兴趣,没有压迫感。
AI写了个例句:“比如:嘿,莎拉,还在为(两人共同的经历)而开心——很高兴见到你!”
里奇反复跟ChatGPT沟通,最终他们推敲出了正确的打招呼方式:“嘿,莎拉,很高兴见到你。”
但遗憾的是,两周过去了,莎拉从来没有回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