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更没人想得到,这门“生意”居然可以赚得比普通工作多得多。
根据《纽约邮报》获得的记录,靠这行获利的前五位,分别赚了50万~89万美元不等——这行可没有成本可言,都是纯利润。

(靠举报他人赚50~89万美元)
那么他们是咋做到的呢?
自80年代起,纽约便规定车辆怠速运转超过3分钟即违法,因为汽车尾气会污染空气,危害市民健康。
这是个看似挺合理的规定,但也只是看似,理由很简单:警察不太可能一直盯着一辆车,计算它怠速有没有超过3分钟……所以推出后三十多年,这条规定都没被认真执行过。

(示意图)
直到2019年,纽约环保部门下了狠手,推出了一个“市民投诉计划”,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市民举报怠速车辆,而作为回报,政府会将罚单金额的25%或50%分享给举报人,作为“回扣”。
如果你直接向环保局举报,环保局会进一步追究,并将证据交给纽约市行政审判和听证办公室(OATH)审核。一旦后者证实违规,开出罚单,你就能获得25%的回报。这种方式更常见,因为环保局会协助处理,只是报酬比例较低。
如果你举报经验丰富,也可以选择绕过环保局,直接向OATH举报,如此一来,你可以获得罚单金额50%的“回扣”。这样报酬当然更高,但可能需要你处理更多细节。
一张怠速罚单从35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所以一次举报的收入,少则87.5美元,多则1000美元,代价却仅仅是你的3分钟时间(甚至如果是校车,1分钟就违法)。
而且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手机,取证和验证这件事变得无比简单,95%的举报最终都会开出罚单,失败率相当低。
对市民而言,无非就是每天出门时多注意怠速卡车罢了,这已经可以当个副业来做,事实也的确如此——据统计,自“市民投诉计划”推出以来,举报数连连增多,2022年有4.9万起投诉,2024年增加到12.4万起,2025年已超过10万起,一个新型的“赏金猎人”行业正在诞生。
通过“市民投诉计划”获利最多的人之一,是Patrick Schnell。
自2019年该计划推出以来,他已经累计赚了582800美元,约415万人民币。
而这甚至只是Schnell的副业,他主业是一名儿科医生,曾在辉瑞等实力雄厚的医疗集团工作过,履历丰富。

(儿科医生Patrick Schnell)
除此之外,Schnell还在推特上经营着一个没什么人看的账号,都是他发现的遮挡号牌,大概是他拍摄怠速卡车的副产物。

(Schnell的推特)
作为副业,6年赚400多万已经很夸张了,但Schnell在排行榜上也只能屈居第五。
排名第四的叫Michael Streeter,他总共获得了709975美元的赏金。
邻居对Streeter很支持,说他这么做是为了环境,“这大大有助于保持交通畅通,减少拥堵,那些卡车可能一下就怠速运转20分钟,很污染环境!”
“他做这行好几年了,所以,如果他靠着造福我们大家赚到这么多钱,那祝他一切顺利。”
其实第四、第三和第二没拉开什么差距,第三的叫Ephraim Rosenbaum,赚了725025美元;第二的似乎是华裔,叫吴婉芳(Wanfang Wu,音译),赚了748825美元,他们都实现了年入10万美元以上。

(卡车,示意图)
至于赚得最多的那位,他叫Ernest Welde,是个曼哈顿居民,自“市民投诉计划”推出以来已累计获得895737美元收入,大约相当于638万人民币,真正实现了“年入百万”……
作为对比,纽约一个3口之家的年收入中位数也不过14.58万美元,大约每年104万人民币,跟Welde的“赏金”收入差不多。

(数据来自纽约房屋保护与发展局)
而且Welde做这行,仅仅是副业而已……
他主业是一名环境律师,同样高薪。
据他的邻居透露,Welde已经有了两套房,其中一套租出去,他自己住另一套,几乎靠着这一行实现了财富自由。

(Ernest Welde已经赚走近90万美元)
但话说回来,这些“赏金猎人”的好日子可能也过不了几年了。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分一杯羹,竞争越来越激烈;
另一方面,很多卡车司机,乃至政府官员正在出言反对这一计划。
纽约卡车司机协会的Zach Miller说,现在很多卡车的升降后斗都是电动的,需要供电才能卸货,所以他们才不能熄火。更不用说有些卡车是电力公司的,或者是冷链车,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保持电力。
很搞笑的是,前些年因为疫情,纽约市区流动着不少检测病毒的卡车,它们一度成了被举报最多的目标,后来放开了,被举报次数才逐步降低…
目前占据榜首的,是亚马逊的送货卡车、联合爱迪生能源公司的电力车。

(Covid测试车)
其实无论是病毒检测、亚马逊还是能源公司,都关系着市民的生活,
归根结底,羊毛出在羊身上,罚单多了,这些公司自然会涨价,
所以“举报计划”有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还真不好说……
甚至纽约环保局也有人觉得这一政策无法持久,一名专员在2024年作证时表示,其实有一些“赏金猎人”会进行欺诈,反复提交同一段视频,甚至干脆捏造举报。
包括皇后区的环境委员会主席也表示:“赏金猎人赚六位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个项目已经变成了一个行当,但它最初的目的并非如此。”
在这个年代,信息差已经变得越来越廉价,看来想靠信息差赚钱,也不是那么简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