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英国的一家公司特意推出了一种叫“宿醉假”的政策。
顾名思义,这个“宿醉假”就是用来解决员工宿醉的情况的,
当员工在头一天晚上喝多了之后,第二天难免要面临恶心、头疼、工作能力下降之类的问题,
有了这个宿醉假,员工就可以不用上班,在家里完成当天的工作了。
这个政策的好处就在于,员工们可以不用为了请个假而故意扯谎了。
大家可以少一点套路,真诚地告诉老板,
我头天晚上喝多了,所以没法上班。
公司的创始人说,
“这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在家办公日,但为了好听一点,我们就给它包装了一下,起了个看起来正式一点的名字。
一开始我们还在担心,会不会有人每周都请两三天的宿醉假,或者有因此而错过重要会议。
但现在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很尊重和重视这个政策。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会有些羡慕这样“宽松”的政策呢?
其实这事儿还真就羡慕不来,因为这个政策,说白了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推出的。
根本原因就是英国的酒文化太过繁荣了。
这个酒文化并不是大家都厌恶的那种,餐桌上的劝酒行为。
比那个更可怕,
英国的酒文化如果说得详细一点的话,应该叫“酗酒文化”,
说白了就是,全民酗酒,英国人太能喝了……
能喝到什么程度呢?
普通民众会喝酒,王室成员也爱喝(Amelia Windsor,女勋爵)。
白天喝,晚上喝,
老公酗酒不着家,妻子就在家里建了个酒吧,
陪着喝。
对了,英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娱乐活动,叫做Pub/Bar Crawl.
简单来说,就是一大帮人一起压马路,只要看到有卖酒的地方,就一起进去喝一杯……
酒吧人满了,人们还能站在大街上喝,
颇有点东北路边小烧烤的意思。(不过人家是干喝)
不但大街上的酒吧随处可见,
甚至就连居民区里,都打入了专门卖酒的便利店。
(一个屋子里只有酒)
就这么说吧,
在英国,就没有“不宜喝酒”的时间。
甚至晚上在大街上逛逛,都能看见有人揣着瓶酒,边走边喝,
一问,人家还是在去酒吧的路上……
所以说英国人到底有多能喝呢?
别急,有量化的数据:
这里有一份2016年的饮酒统计,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6.4升的纯酒精。
什么概念呢?
一瓶大瓶的可乐是2升,所以大概一个人要喝掉3大瓶可乐还多的酒精(不兑水)。
而英国有多能喝呢?
人均11.4升纯酒精……
看图片里,英国似乎还排在欧盟诸国的前10名开外,而且照排在第一的立陶宛(15升)还少了不少。
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能喝有两个标准,
喝得多;
不怕醉。
英国人,就突出一个不怕醉……
根据统计,英国人每12个月,就会喝醉51.1次,平均每周喝多一次……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在英国,“喝酒”是一项全民运动,
虽然总体男性比女性喝得更多,但最爱喝酒的其实是年轻女性。
而且高收入群体比低收入人群喝得多,
(根据统计,年收入4万英镑以上的高收入者,每周超过5天都在喝)
真的是全民皆兵……
所以说,英国人不一定是最能喝的,但一定是最敢喝的,
起码大家都很享受喝多了的乐趣……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英国的职场酒文化比中国的还要可怕。
随便找一个工作日,在英国金融城的Leadenhall Market,你都能看到一西装革履的社会精英聚在一起酗酒……
如果问到原因,就是因为“要交朋友”。
是不是有一种莫名的既视感?
甚至Validium公司(上班族健康咨询公司)的创始人Anne Payne表示,
在英国的法律、医疗、保险、金融、股票行业,喝酒都是第一要务。
“if you want to get on in this business, this is what you need to do.”
(生意想谈好,喝酒少不了)
这还真是,英国想要好好发展的话,还真就都在酒里了……
上班喝酒应酬,下班喝酒娱乐,
就这么一天三顿喝下来,也就难怪英国街头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无数醉汉了……
(这构图真心有水平)
看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觉得这个“宿醉假”的出现,一下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了呢?
ref:
https://www.odditycentral.com/news/business-goes-viral-for-letting-employees-take-days-off-to-deal-with-hangover.html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170425-the-jobs-where-career-success-means-drinking-at-work